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4-10-24 09:15 点击次数:132
作家:戈悦欣
指导:王寅
绝顶教导:
患者情况各不疏通,挽回应从骨子启航,请在临床大夫指导下进行,不可照搬。
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。 指行经前后或月信期出现下腹部难受、坠胀,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,严重时伴有头疼以致昏迷,影响50%~90%的适龄期女性。
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,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;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。流行病学商议标明,高达15%的痛经女性症状严重到足以导致旷工、缺课或其他步履。
中医古籍中并无“痛经”这一疾病称号,凭证其临床说明将其包摄于中医学“经行腹痛”范围。在《金匮要略方论》中就有“痛经”的记录:“带下经水不利,少腹满痛,经一月邂逅者,土瓜根散主之。”中医学以为湿、热、寒、瘀齐不错导致冲任失调,肝郁气滞,进而气血开动不畅,胞宫经血不容,是痛经产生、发为难受的主要原因。故挽回痛经,中医有着多种挽回想路与时间。
王寅评释注解是云南省名中医,云南中医药大学评释注解,硕导,云岭疏调门户学术传承东谈主。从事《金匮要略方论》教养、科研及临床30余年,在挽回中医杂病方面造诣颇深,其中运用“疏调止痛法”辨治痛经,体现了中医全体辨证不雅的治法特色。笔者在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从属病院名医馆跟师学习,现将其素养整理共享,以飨同谈。
李某,女,49岁,庸碌职员,于2024年1月19日因 “痛经3年”来诊。
患者诉月信周期25日,痛经显着,无冒盗汗、昆季不温等。有乳腺结节,体检:胆红素偏高。晨起口干。纳可,大便2日一转,开放,时有粘滞。
舌淡红,苔薄白;左脉弦滑,右脉细弦。
辨证:痛经,肝脾不调、肝肾不及、冲任不和。
治则:疏调气机,长入肝脾,平补肝肾,长入冲任。
方药:用疏调补肾止痛汤加减,具体如下:
当归15g,茯苓15g,枳实10g,
砂仁10g(后下),夏枯草10g,白芍18g,
白术10g,姜厚朴10g,女贞子15g,
法半夏10g,川芎10g,杏仁10g,
茵陈10g,盐菟丝子15g,莲子心15g。
5剂饮片,水煎服,每剂煎煮4次,逐日3次,每次200ml,逐日餐后1小时温服。
2024年7月19日二诊:服药2周后,状况改善,月信闲居,无痛经。服药后手部老年斑减少,停药后反复。大便质干。
按:该患者已至七七之龄,经水仍在,经行腹痛难耐。但其口干舌燥,大便粘腻,脉弦滑,乃干冷不容、气机不畅之证。《傅青主女科》曰:“妇东谈主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,东谈主以为气血之虚也,谁知是肾气之涸乎!……盖肾水一虚则水弗成生木,而肝木必克脾土,木土相争,则气必逆,故尔作疼。”《妇东谈主规·经期腹痛》又述:“经行腹痛,证有虚实。实者或因寒滞,或因血滞,或因气滞,或因热滞;虚者有因血虚,有因气虚。”明确的建议了痛经有虚有实,多有复杂之证。该患者因干冷困阻三焦,气谈欠亨,气机不畅,气郁而化热,故晨起口干;气机受阻,冲任不和,气血不调,故经行腹痛。因此,疏调气机、清利三焦干冷,长入煦血为证治之要!
此方以杏仁、法半夏、枳实、厚朴调畅气机,当归、白芍柔肝行血,肝主疏泄,藏血,体阴而用阳,故以柔肝活血之法,补肝阴而助肝阳。该患者年至七七,故以菟丝子、女贞子调先天;茯苓、白术健脾以运后天,权宜先后天而固护脾肾,可为气机指导提供能源。法半夏、夏枯草长入阴阳。“血能载气”气机升降需要脉谈通利,故方中使用当归、川芎活血补血,可助血行清爽。故患者痛经舍弃。
追想体会:痛经虽在临床多见,但时时病因病机复杂,气机不畅,气血不和多为此病病机之一。临证时需以独有的中医全体辨证不雅全面探究,辨证论治。脾位于中焦,为气机升降之枢,肝主疏泄,疏畅气机,肝木对脾土有天生克制关系,肝气郁结,疏泄不利;脾或失健运,或被湿困,升降之枢功能受阻,气即容易滞于中焦。
王寅评释注解以杂病想维入部属手,罢黜疏调气机的治则,以“疏调止痛法”挽回痛经,上焦调肺气之宣、降,中焦治以降胃气,柔肝气,健脾运,复原气机升降之枢的运转,下焦通导大肠之糟粕,大便通,则干冷去,使脏腑气机开放,行血止痛。
气机是东谈主体各脏腑之间功聪颖系和指导步履规章的追想,脏腑之间功能结构的絮聒是影响气机升、降、出、入的主要原因,气机不畅又会影响脏腑功能,便如斯案,气机不畅,引起冲任不调、气血不和,即出现痛经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疏其血气,令其调达而致和平。”故本案求于疏调气机,血脉开放,病症得解。
发布于:云南省Powered by 亮炎六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
ICP备案号:赣ICP备2024037416号-12